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请指南
校教发【2013】12号
根据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要求,针对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型教育设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一、支持方向
1.课程建设
(1)工程型基础课
针对工程型人才所应掌握的力学、计算机、化学、机械设计等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本硕一贯制”的模式,进行教学体系、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设计类课程)
针对采矿、钢铁冶金、材料成型与控制、冶金机械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围绕工程应用的理论问题、实验实践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专业主干课程围绕基本工程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等内容,以及采用案例课、讨论课、设计课等教学方法和综合课程内容的设计、研究报告等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研究。
(3) 素质拓展类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素质训练营,探讨体育课程的模式。
2.教材建设
主要针对采矿、钢铁冶金、材料成型与控制、冶金机械等工程型人才所应掌握的专业课、外语、数学、力学、计算机、管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教材建设。
3.案例库建设
针对采矿、钢铁冶金、材料成型与控制、冶金机械四个专业编辑教学案例库,最好以课件、录像等形式提交成果。
以上条项为选题的最大涵义,是某方面内容的大方向,而不是具体项目名称;申请者可以在本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选择以确定项目名称。
4.钢铁生产全流程模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
针对我校在钢铁生产流程方面的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现状,计划建立一个以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为真实背景的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基地,根据各个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整个钢铁生产过程为仿真对象,根据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的钢铁生产流程设计软件虚拟系统和硬件操控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仿真与优化控制设计平台硬件、网络配置方案研究,以使其能适应不同流程配置和工艺需求,同时满足实时仿真和模型快速计算的需求;(2)高精度数学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包括炼钢模型、铸坯凝固模型、精轧设定模型、厚度控制模型、板形控制模型、温度控制模型等;(3)机械、液压、电气等设备特性研究,以使仿真平台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控制情况,增加仿真系统的可靠性;(4)考虑物流/能流平衡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流程动态分析和性能评估体系。
二、资助强度
1.课程建设分3类立项,其中第(1)类拟资助4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其余(2)类拟资助10项,(3)类资助1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3-5万元。
2.教材建设拟资助20项,每项资助额度为3万元,校内讲义拟资助10项,每套资助额度为0.5万元。
3.案例库建设拟资助4项,每项资助额度为5万元。
4.钢铁生产全流程模拟仿真实践基地拟资助8项,每项6-8万元。
三、申报要求
1.项目负责人一般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已作为负责人获得该类项目资助的不能再作为项目负责人;
2.项目起止时间为2013.04-2015.04;
3.本次申报内容不得与已获批的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改、课程、教材资助的内容重复,否则将取消2年内项目的申报资格。
4.对于已获2012年此类项目资助的负责人,本次不再允许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5.负责人须填写《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申请书(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见附件1),项目组所有成员需在申请书上签字;
6.各单位须填写《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汇总表》(见附件2);
7.各单位须填写《北京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讲义)立项申请书(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见附件3);
8.各单位须填写《北京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讲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立项申请汇总表)(见附件4);
9. 学院统一提交《申请书》与《汇总表》的时间为3月30日前。申请书提交纸质版3份,汇总表提交纸质版一份,
电子版发到
jyk@ustb.edu.cn
。
未尽事宜请垂询:62334895
教务处 高等工程师学院
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