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洪

 

李长洪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3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先后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10门,指导研究生100余名;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国家精品课程1项、北京市精品课程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项。先后参加和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横向科研课题等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专利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合著专著1部,参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培养“批判”、“创新”意识。李长洪认为,大学的学习应以“批判”性学习为主,学习的过程是探究真理的过程。注重引导和训练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挑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课堂讲授循序善诱。李长洪教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新旧知识的回忆、联想、思考和想象,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与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与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最密切的三项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性,二是教学方式的激发性与启迪性,三是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引用相关科学发明发现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采用系统的思维、反馈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等非常规创造性思维解决岩体工程力学问题。例如,位移反分析法等就是逆向思维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运用等等。

三十多年来,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使李长洪教授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桃李满天下的优秀知名教授。